发现商业评论 旗下
洞察商业 启迪未来

网络安全困局如何破局?邬江兴“内生安全”理念引领范式转型

   时间:2025-11-25 19:34 来源:快讯作者:沈瑾瑜

在第九届“强网论坛”主论坛的现场,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邬江兴以一场主题演讲,引发了与会者对网络安全防御体系变革的深入思考。他聚焦“数字生态系统底层驱动范式转型”这一核心议题,直指当前网络安全防御体系面临的严峻挑战。

邬江兴指出,历经50余年的发展,网络安全技术虽取得长足进步,但主流防御方式仍深陷被动模式。他形象地将传统防御体系比作“打鼹鼠”游戏:攻击者如同不断冒出的鼹鼠,总是从“未知的未知”漏洞中发起攻击,而防御者只能被动应对,疲于奔命。随着数字系统复杂度呈指数级增长,空天地海一体化、人机物深度融合的趋势愈发明显,攻击面急剧扩大,传统基于“已知威胁”构建的防御体系,已难以应对系统性、内生性的安全挑战,陷入“补丁越打越多、风险越防越高”的恶性循环。

面对日益泛化的安全威胁,邬江兴提出了“内生安全”这一创新理念。他认为,安全不应是事后亡羊补牢的“补丁”,而应成为系统设计与构造中“与生俱来”的属性。通过构建动态异构冗余架构,系统即便存在未知漏洞,也能保持整体功能的稳定与可信。这种构造性安全机制,能够将“未知的未知”威胁转化为“已知的未知”问题,在不依赖先验知识的前提下,实现功能安全与网络安全的一体化表达。

邬江兴进一步强调,理想的内生安全构造应具备强大的防御能力,让攻击者难以突破。这种架构能够在层面形成对攻击者的不对称优势,为数字生态提供“钢筋混凝土般”的底层保障,确保数字系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稳定运行。

第九届“强网论坛”作为汇聚政、产、学、研各方力量的高层次对话平台,为推动我国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交流契机。邬江兴的分享为现场专家与行业代表带来了全新思路,在数字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从底层架构入手,推动安全范式从“被动防御”走向“主动免疫”,已成为构筑坚实可靠数字安全体系的关键所在。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