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举办的2025北京零售商品博览会上,消费市场的最新趋势成为焦点。通过观察展商推出的创新产品与现场互动场景,可以发现健康化、年轻化、情绪化正成为消费领域的三大核心特征,这些变化折射出消费者需求的深度升级。
乳品与饮品领域率先掀起健康化浪潮。多家头部企业展出的新品均以“无糖”“低脂”“高纤维”为卖点,蒙牛、伊利等品牌推出的功能性饮品通过添加益生菌或植物蛋白,精准切中消费者对营养均衡的追求。这种趋势与行业数据高度吻合——《2025中国奶商指数报告》显示,公众对乳制品营养成分的认知同比提升近13%,而《2025-2030年中国牛奶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则指出,超六成消费者愿意为健康属性支付溢价。健康理念正从乳品向更广泛的饮品赛道渗透:100%椰子水、0添加苏打水等新品类吸引年轻群体排队试饮,药食同源的植物饮料、中式茶风味瓶装水等创新产品更是层出不穷,奈雪的茶、喜茶等新茶饮品牌也携瓶装系列参展,传统茶饮的年轻化转型成效显著。
年轻化趋势在酒类展区体现得尤为突出。弗德莱博集团推出的果味小瓶酒以“情绪宣泄”为概念,蕉贝气泡酒则主打“与自己交杯”的社交场景,这类产品通过新口味、新包装和沉浸式体验设计,成功吸引大量Z世代驻足。现场调酒表演、互动游戏等环节将展位转化为潮流社交场域,消费者在品尝特色饮品的同时,也在完成对品牌个性的认同。这种转变不仅限于酒类——日化产品同样在拥抱年轻文化,BLANKSOCKS展位的棉袜通过融入趣味图案和情绪符号,从基础民生用品升级为兼具美学价值与社交属性的时尚单品,引发年轻群体自发传播。
更深层的消费动因在于情绪价值的崛起。英敏特《2025中国消费者》报告指出,“悦己型”消费正与健康需求形成合力,推动食品饮料、美妆个护等刚需赛道向“健康+情绪”双维度升级。博览会上,从包装设计到体验场景,处处可见情绪化表达的痕迹:某植物饮料品牌将黄芪、红枣等养生食材与潮流视觉结合,某茶饮品牌通过瓶身互动设计增强消费者参与感。这些创新不仅满足功能需求,更成为消费者表达自我、缓解压力的情感载体。
面对数字化转型滞后、商品同质化等挑战,行业专家指出,零售企业需通过精准洞察消费者需求,将商品与服务深度融入生活场景。当健康成为基础标配、年轻化成为竞争门槛,如何通过情绪价值构建差异化优势,将成为决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