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酒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营销模式变革。从仁怀到茅台镇,从大型酒企到中小经销商,整个产业链都在探索适应新市场环境的生存之道。这场变革不仅涉及销售技巧的更新,更触及行业深层的运行逻辑,正在重塑中国白酒市场的竞争格局。
库存压力成为行业痛点。中国酒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白酒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已攀升至900天,较去年同期增加10%,存货量同比激增25%。这意味着一批白酒从出厂到最终消费需要两年半时间,导致经销商资金周转困难。部分酒企为完成销售目标持续向渠道压货,造成经销商库存高企,价格倒挂现象频发,千元高端酱酒实际成交价往往只有标价的六至七折。
传统销售模式与消费需求脱节是危机根源。金字塔式的"厂家-经销商-终端"结构在信息透明、渠道多元的新时代显得笨拙,层层加价推高终端售价,延长流通周期。消费逻辑发生根本性变化:政务商务消费收缩,个人和家庭消费成为主流;年轻群体远离传统酒桌文化,偏好低度酒和果酒;价格敏感度提升,性价比成为选购关键因素。这些变化冲击着旧有销售体系,行业观察者指出,靠渠道压货和价格炒作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
面对困境,酱酒企业纷纷推出创新营销模式。习酒、珍酒、国台等十余家企业今年均推出新举措,核心目标是建立与消费者更直接紧密的连接。珍酒取消大商制度,实施非饱和营销,通过联盟商权益支付计划,为万商联盟设定不超过1.69亿股的经济收益权,用股权激励重构厂商关系。经销商表示,这种模式使其从简单买卖关系转变为利益共同体,可分享公司发展红利。
贵州青酒推出股东合伙人模式,以极低门槛和长期分红机制吸引经销商参与,每年固定比例分红让经销商分享品牌长期红利。国台酒业构建"通之商道"生态圈,涵盖"厂商一体化、商商联盟化"等五个部分,实现价值共生共创共享。其与即时零售平台酒小二合作推出定制新品"东方青酝",借助前置仓网络实现"线上一键购,美酒极速达",精准捕捉年轻消费者即时需求。
成义烧坊的拼团模式取得显著成效,通过核心店及其背后的核心消费者群体作为最小运营单元,实践bC一体化深度运营。茅台保健酒业实行"试销制",设置30至90天试销期,潜在经销商单次提货100件进行市场测试,试销期结束后根据动销效果和价格体系维护等指标综合评估,合格者转为正式经销商。这种"先试后签"机制降低合作风险,体现厂家对产品动销的信心。
这些创新模式推动行业从压货式增长转向动销式发展。渠道结构向极致扁平化演进,直播电商、社群营销、直营体验店等新兴渠道崛起,使酒企能够直接触达消费者。数字技术深度赋能营销体系,区块链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数字资产探索酒类金融化路径,即时零售重新定义消费体验。
厂商关系正在被重新定义。珍酒的股权激励、国台的生态圈建设、成义烧坊的BC一体化、青酒的股东合伙人模式、茅台保健的试销制,这些创新都在构建更稳定持久的厂商关系。消费者地位发生根本变化,借助数字工具和新兴渠道,能够直接反馈需求甚至参与产品设计,C2B模式兴起标志着营销从酒厂主导转向消费者主导。
营销重心加速从B端转向C端,"得消费者者得天下"成为新准则。企业需要建立直接触达消费者的能力,构建私域流量池实现精准运营。价值创造从产品导向转向消费体验,数字资产、圈层营销、酒旅融合等创新模式丰富酒类价值内涵。这场变革对酒企组织能力提出新要求,销售团队需要具备用户运营、内容创作、数据分析等新能力,组织架构需更加扁平敏捷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