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晚舞台上,16台身着花袄的人形机器人“福兮”以流畅的秧歌舞步惊艳全场,它们精准抛接手绢的表演让观众连连惊叹。鲜为人知的是,这些机器人身上至关重要的电力与信号传输连接器,竟出自江苏常州一家仅有300名员工的企业——艾迈斯。这家曾被质疑“连零件都做不明白”的小厂,如今已占据全球人形机器人连接器市场60%的份额,今年一季度更从德国库卡、日本发那科等国际巨头手中斩获4.3亿元订单,跻身全球行业前三。
连接器虽小,却是机器人的“神经中枢”。以1.3米高的人形机器人为例,其体内需嵌入100至200个连接器,任何一个出现故障都可能导致整机瘫痪。本世纪初,美国泰科电子凭借技术垄断占据全球90%的动力连接器市场,其产品可承受5000次插拔,而国产连接器仅能维持20次,且每使用一个需支付4.2美元专利费,成本高达生产价的3倍。更严峻的是,外企常以断供威胁施压,国内企业饱受“卡脖子”之苦。
2002年,在连接器行业深耕十年的技术员胡正宇做出惊人决定:倾尽积蓄在常州租下100平方米厂房,与两位同事创立艾迈斯。面对“以卵击石”的质疑,他带领团队从二手设备起步,白天跑供应商,晚上泡实验室。初期因材料配方不成熟,样品常在测试中损坏,到2007年公司濒临破产,团队从20人锐减至8人,账面资金仅剩10万元。
转机出现在2009年。经过数年攻关,艾迈斯推出XT60连接器,其载流能力较美国泰科产品提升30%,成本却降低80%。这款产品不仅通过UL、CE、ROHS等国际认证,更在德国客户组织的对比测试中,以连续插拔和耐高压性能胜出,当场签下订单。XT60当年销量突破百万对,远销63个国家,彻底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胡正宇坚持“小而精”战略,将团队规模控制在300人以内,却将销售额的6.44%投入研发,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公司实验室在德国莱茵专家指导下建设,累计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及200余项实用新型、外观专利。2015年,宇树科技提出“变态级”需求:研发能在极小空间内实现高电流传输、承受频繁剧烈动作的四足机器人专用连接器。胡正宇果断接单,与宇树团队历时十年联合攻关,从材料到结构反复优化,最终使连接器迭代与机器人研发同步推进。
今年春晚的爆红让宇树科技“福兮”机器人声名鹊起,艾迈斯也随之进入公众视野。其订单量从2022年月均8000套激增至近20万套,暴涨20倍。如今,公司客户涵盖云深处科技、蔚蓝科技、小米等国内企业,德国库卡、日本发那科等国际巨头也主动寻求合作。产品不仅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更搭载于美国SpaceX卫星,在太空极端环境中稳定运行。在全国锂电动力连接器细分市场,艾迈斯同样位列前三,主导产品市占率超10%。
从100平方米的小作坊到全球行业领军者,艾迈斯用23年诠释了技术突围的真谛。面对垄断,中国企业无需盲目扩张,找准细分赛道、持续创新深耕,同样能实现从追赶到超越的跨越。这份坚持与突破,正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生动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