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消费市场涌现出一股新兴力量——潮玩经济,其凭借独特的魅力迅速俘获年轻群体的青睐。据深企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潮玩市场规模已攀升至727亿元,同比增长26%,距离突破千亿大关仅一步之遥。这一现象的背后,是Z世代消费者对情感寄托、社交认同以及个性化表达的强烈需求。
与传统玩具相比,潮玩在受众定位、功能设计以及价值属性上均展现出显著差异。潮玩主要面向14岁以上的青少年及成年人,其中95后和00后构成了核心消费群体。其设计注重艺术性与独特性,常与热门影视、动漫、游戏IP联动,通过限量发售、隐藏款设定等策略提升收藏价值。相比之下,传统玩具更侧重于可玩性与益智功能,受众以低龄儿童为主,市场增长趋于平稳。潮玩的高溢价与二次流通价值,使其成为兼具情感消费与收藏投资属性的新兴品类。
在市场竞争格局方面,泡泡玛特凭借Labubu、Molly等原创IP矩阵稳居行业龙头地位。其盲盒产品通过社交媒体裂变与用户生成内容(UGC)传播,成功实现“破圈”效应。与此同时,52TOYS、TOP TOY等品牌也在细分领域快速崛起,形成“一超多强”的竞争态势。值得注意的是,潮玩产业正加速与XR、AI、NFC等新技术融合,推出具备互动体验的智能产品,如AR积木、AI陪伴机器人、NFC联动手办等,进一步拓展了产品的功能边界与用户黏性。
潮玩行业的产业链围绕IP价值构建了完整的闭环,涵盖版权方、代理商、运营方以及制造与销售端。IP成为驱动消费的核心要素,国内外知名IP如迪士尼、宝可梦、原神等通过授权合作持续为潮玩产品赋能。与此同时,本土原创IP也在快速成长,米哈游、阅文集团等企业通过内容生态与衍生品开发,逐步构建起自有IP的商业壁垒。
在细分市场中,盲盒、卡牌、拼搭玩具、谷子、手办、毛绒玩具与BJD人偶等领域均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其中,“谷子经济”作为二次元衍生消费的代表,2024年市场规模已达1689亿元,其受众以00后为主,消费行为具有强烈的圈层文化与社交属性。线下谷子店在一二线城市快速扩张,成为传统商业体吸引年轻客群的重要抓手。
随着中国潮玩品牌加速出海,东南亚与北美成为重点拓展市场。泡泡玛特、52TOYS等企业通过本地化运营、社交媒体营销与线下门店布局,成功打入海外市场。2024年,泡泡玛特海外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75.2%,显示出中国潮玩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正逐步提升。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年轻消费者对情感与个性表达的需求升级,也推动了中国玩具产业从“制造”向“创造”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