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启动科创板IPO申购程序,标志着A股市场即将迎来首家以“全功能GPU”为核心资产的科技企业。这一动作不仅引发资本市场高度关注,更折射出中国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突破技术封锁的战略决心。
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已成为驱动技术革命的核心资源。从大模型训练到智能算力中心建设,GPU始终处于产业变革的中心位置。面对美国对华高端芯片出口管制升级,2023年10月摩尔线程等企业被列入“实体清单”,这一反向认证恰恰印证了其技术实力已具备国际竞争力。当前,中国AI产业面临“卡脖子”风险,而GPU领域因其技术壁垒高、生态构建难,成为必须攻克的战略高地。
与传统GPU企业不同,摩尔线程选择“全功能”技术路线,其产品集成AI计算、图形渲染、物理仿真等四大引擎,可满足从数字孪生到科学计算的多元化需求。这种通用性设计虽增加研发难度,却赋予产品更强的市场适应性。公司自主研发的MUSA统一系统架构,通过与CUDA生态兼容的特性,解决了国产GPU商业化最关键的迁移成本问题。开发者无需重写代码即可实现应用迁移,这一突破为构建自主生态奠定了基础。
技术迭代速度成为验证企业实力的关键指标。成立四年来,摩尔线程保持每年推出新一代架构的节奏:从2021年“苏堤”到2024年“平湖”,着色核心数量突破8192个,张量核心达512个,片间互连带宽800GB/s,性能指标直追国际主流产品。这种执行力在国产GPU领域尤为罕见,标志着中国企业在高端芯片设计领域已具备系统级创新能力。
财务数据揭示出清晰的商业化路径。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4608万元跃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7.02亿元,AI智算产品收入占比持续攀升。产品线从图形加速卡扩展至高附加值的智算板卡和集群设备,其中KUAE系列智算集群已实现万卡互联,支持前沿大模型预训练需求。这种战略聚焦与行业趋势高度契合,显示出管理层对市场风向的精准把握。
尽管报告期内累计亏损数十亿元,但亏损幅度已呈现收窄趋势。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GPU领域的竞争本质是生态与时间的赛跑。摩尔线程通过持续投入构建技术壁垒,其商业转化效率正在提升。公司打造的“摩尔学院”开发者计划已完成超百家软件生态认证,消费级显卡MTT S80已兼容近千款应用,这些举措正在形成技术迭代与生态扩张的良性循环。
此次IPO申购不仅是对企业价值的评估,更是对中国算力自主可控战略的检验。在AI技术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背景下,摩尔线程承载着突破技术封锁、构建自主生态的双重使命。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既是参与硬科技攻坚的历史机遇,也是对长期主义投资理念的实践考验。当技术突破与商业逻辑形成共振,中国GPU产业或将迎来真正的破局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