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商业评论 旗下
洞察商业 启迪未来

昌敬套现近9亿投身造车,石头科技港股上市路遇阻陷入迷茫

   时间:2025-11-21 15:57 来源:天脉网作者:陆辰风

港股上市进程陷入僵局的石头科技,正面临多重挑战。距离递交招股书已过去近五个月,距离文件失效仅剩一个月时间,这家曾被称为“扫地茅”的企业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尽管创始人昌敬承诺未来12个月不减持股份,但管理层频繁套现、股东结构变动及合规性争议,持续削弱着市场信心。

回溯企业发展历程,石头科技的崛起与小米生态链密不可分。2014年成立的石头科技,次年便凭借小米定制产品打开市场,但过度依赖代工模式导致毛利率低迷。2017年,昌敬力排众议推动品牌独立,通过“石头”“小瓦”双品牌战略实现突围。至2020年,自主品牌收入占比已达85.12%,同年科创板上市时创下271.12元/股的A股最高发行价纪录,股价峰值更突破1400元大关。

全球市场扩张成为新战略重心。根据IDC数据,2024年石头科技以23.4%的GMV市占率领跑行业,但在港股募资计划中,出海投入被置于技术研发之前。为抢占欧美市场,企业采取激进降价策略,欧洲市场某机型降幅超26%。这种以利润换规模的策略导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29.51%,经营性现金流首次出现8.23亿元净流出,存货规模攀升至31.3亿元。

管理层资本运作引发监管关注。2023-2024年间,昌敬通过两次减持累计套现近9亿元,雷军系资本亦逐步退出。2024年十大股东中四位减持,员工持股平台与早期投资人同步撤离。这种资本动作与业绩承压形成恶性循环,2022年股价腰斩后,昌敬“劝投资者耐心”的表态反遭舆论反弹,相关话题登上热搜后被迫删除视频内容。

跨界造车成为新的不确定性因素。昌敬2021年创立的极石汽车,定位高端越野新能源市场,已完成6轮融资。但该品牌2024年累计销量不足6000辆,10月单月交付量仅1426台。业内人士指出,极石01采用理想同款增程系统,智能驾驶方案依赖第三方供应商,这种“乐高式”组装模式难以建立技术壁垒。持续烧钱的造车项目,加剧了市场对昌敬可能继续套现的担忧。

证监会国际司提出的三大质疑直指企业治理痛点:要求说明APP数据收集合规性、解释控股股东认定差异原因、确认外资准入资质。在清洁电器行业进入“红皇后效应”阶段——企业需持续创新才能维持地位的背景下,石头科技正陷入规模扩张与盈利能力的平衡困境。其港股上市进程能否突破迷局,仍待观察。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