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越苏沪两地的百公里行走挑战,让人形机器人再次成为全球科技界的焦点。智元远征A2(编号SNA210041BA00652)从苏州金鸡湖畔出发,历时三天两夜,最终抵达上海外滩,以106.286公里的全程行走距离,成功刷新“人形机器人行走最远距离”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机器人技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重大突破,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具身智能领域的领先实力。
挑战全程覆盖城市道路、景区步道、国道省道等复杂地形,机器人需应对柏油路、瓷砖路、桥梁、盲道、坡道等多种路面条件,甚至在夜间照明不足的环境下持续运行。为确保精准导航,远征A2搭载了双GPS模块、激光雷达及红外深度相机,其中红外传感器在暗光环境下发挥了关键作用,使其能够清晰感知周围环境。据项目团队介绍,机器人成功处理了十字路口红绿灯识别、狭窄通道穿行、人群围观等突发状况,甚至在电动车近距离擦肩而过时仍保持稳定运行。最终,除足底橡胶层出现轻微磨损外,机器人整体状态良好,充分验证了其硬件可靠性与耐久性。
智元机器人合伙人王闯透露,此次挑战使用的远征A2为量产商用版本,未进行任何定制化改装,与客户实际使用的机型完全一致。该机型在实验室已完成超3500小时的可靠性测试,涵盖不同坡度、草坪、碎石路等工况,近三个月更导入全自主运行测试方案。他强调:“从苏州走到上海,对许多人而言都是艰巨任务,但机器人做到了。这证明其本体硬件、平衡算法及耐久性已趋于成熟,为大规模商用奠定了基础。”
在抵达终点北外滩后,远征A2与媒体进行了互动。当被问及此次旅程的感受时,它幽默回应:“这是我‘机器生涯’中最难忘的经历,看来需要换一双新鞋了。”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机器人的交互能力,更凸显其拟人化设计的亲和力。事实上,远征A2已具备多语言交互、人脸识别、自主导览、物品递送等高级功能,其功能更新速度更是惊人——每两个月通过OTA升级一次,持续优化用户体验。王闯透露,2025年该机型将实现千台以上规模化交付,在全球全尺寸人形机器人领域位居前列。
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胡晓雯现场宣读了挑战规则与数据,并颁发认证证书。她特别指出,此次纪录诞生在吉尼斯创立70周年之际,以科技力量展现了“中国创新”的硬实力。整个挑战过程由GPS仪器全程记录轨迹,并经专业见证人及5位第三方监督员确认,最终成绩于11月14日正式生效。胡晓雯评价道:“这不仅是一项技术突破,更是人类与机器协同进步的生动实践。”
从实验室到现实场景,远征A2的百公里挑战标志着人形机器人正式迈入“实用化”阶段。其突破性表现不仅为零售、餐饮、企业服务等领域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更预示着机器人将深度融入日常生活,成为人类可信赖的伙伴。这场跨越苏沪的“极限测试”,正以科技之名,重新定义人与机器的共生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