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于上海举办的一场重要经济论坛上,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发表了关于扩大内需的独到见解。此次论坛吸引了众多经济学界的精英与学者,共同探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热点话题。
张军教授指出,当前社会各界对于扩大内需的理解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许多媒体和公众往往将扩大内需简单地等同于扩大消费需求,这种看法相对狭隘。他解释说,扩大内需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内需结构的再平衡过程。过去,投资需求在经济增长中占据了较大比重,但随着投资高峰期的过去,特别是基建领域的快速发展阶段已经结束,投资支出的增速自然会放缓。
在这一背景下,张军教授认为,居民消费需求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他强调,这并不意味着内需总量会有显著变化,而是内需结构需要更加合理和平衡。投资需求的放缓为消费需求的增长提供了空间,两者之间的平衡对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进一步地,张军教授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对于中国而言,扩大内需的战略在理论上意味着需要最小化贸易顺差,甚至在未来可能需要考虑维持一定的贸易逆差。他解释说,只有当贸易顺差被最小化时,我们才能更清晰地了解内需的真实规模和潜力。如果将扩大内需作为一项长期战略,那么从中长期来看,减少贸易顺差、甚至转向贸易逆差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