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近日迎来重要里程碑——第50万辆整车正式下线。公司CEO雷军在仪式上表示,从首台车交付到完成50万辆目标,仅用时1年零7个多月,这一速度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引发关注。他强调,这一成就不仅验证了小米从研发到服务的全链条体系能力,更标志着品牌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在技术层面,小米持续加码智能驾驶领域。雷军透露,当前智驾团队规模已超1800人,其中博士学历成员达108位。核心团队由叶航军博士领衔,其作为创始团队17名核心成员之一,曾担任人工智能部总经理及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陈光博士负责端到端技术,陈龙博士主导VLA项目,王乃岩博士则专注L3级自动驾驶研发。团队最新推出的AES紧急转向辅助功能已通过中国汽研认证,该功能可在AEB系统响应不足时,通过紧急转向规避碰撞风险。
产品规划方面,搭载HAD增强版系统的车型将配备20项安全辅助配置。雷军明确2025年研发重点:AI领域投入将突破70亿元,同时推进AI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他特别强调"安全与交付"为首要任务,并宣布将全年交付目标提升至40万辆以上。这一数据较此前规划显著上调,反映出公司对市场需求的积极响应。
资本市场同步传来利好消息。11月20日,小米集团以每股37.61港元的价格回购1350万股,总耗资超5.07亿港元,创下上市以来单日回购金额新高。尽管回购规模占当日成交额比例有限,但仍对股价形成支撑,当日收盘涨幅达2.89%。在港股整体承压背景下,此举被解读为公司对抗做空势力的明确信号,次日股价延续小幅上扬态势。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小米汽车通过技术积累与规模效应的双重驱动,正在新能源汽车赛道加速突围。其智能驾驶团队的快速扩张与核心功能的落地,配合产能爬坡带来的交付能力提升,或将重塑市场竞争格局。而资本市场的积极动作,则进一步巩固了投资者信心,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