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聚焦动力锂电池技术发展的国际学术盛会——2025(第十九届)动力锂电池技术及产业发展国际学术论坛,近日在江苏高邮拉开帷幕。作为全球电池行业高规格、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此次论坛首次选择在县级市举办,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顶尖科研机构的3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行业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
本届论坛以“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为核心议题,与会专家围绕电池材料创新、智能制造工艺、安全评价体系等热点领域展开深度对话。通过主题报告、圆桌讨论等形式,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与产业实践经验,为推动动力锂电池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论坛选址高邮,得益于江苏英联复合集流体有限公司的积极邀约,彰显了这座长三角城市在新能源领域的产业吸引力与日俱增。
作为东道主企业代表,江苏英联复合集流体有限公司总经理翁伟嘉在论坛上介绍了公司技术突破。他表示,过去三年间,企业成功将复合集流体技术应用于锂金属电池领域,实现了零起火、零安全事故的解决方案。这一成果不仅提升了电池安全性,也为高邮打造新能源光储充产业名片提供了技术支撑。翁伟嘉认为,通过举办此类高端会议,可进一步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与学术资源集聚,形成产业协同效应。
高邮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已形成完整生态链。从硅料生产、电池片制造到储能系统集成,当地已构建起覆盖上下游的产业集群。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市新能源产业规模突破400亿元,目标到2030年打造千亿级产业基地。此次论坛的举办,不仅为产学研深度融合提供了交流平台,更通过技术对接与资源整合,加速了高邮在新能源领域的产业升级步伐。
与会专家对高邮的产业基础与发展潜力给予高度评价。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吴川指出,论坛汇聚了二次电池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涵盖从基础研究到应用技术的全链条创新,对推动学术交流与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清华大学教授邱新平则建议,高邮应紧抓新能源技术变革机遇,重点布局高附加值领域,如电动飞机、低空经济所需的高能量密度电池技术,通过差异化竞争抢占产业制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