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近日公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公司收入达到1131亿元,同比增长22.3%,经调整净利润为113亿元,同比增长80.9%,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智能电动汽车业务表现尤为亮眼,收入达290亿元,同比增长199.2%,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25.6%,并在单季度内首次实现经营收益转正,盈利7亿元。相比之下,智能手机业务增长乏力,收入同比下降3.1%,占总营收比例降至40.6%。
在汽车业务方面,小米第三季度交付量达到10.88万辆,同比增长173.4%,单车平均售价提升至26万元。截至2025年9月底,小米已在中国大陆119个城市开设402家汽车销售门店。公司预计本周即可完成全年35万辆的交付目标,并计划在2026年将交付量突破30万辆,跻身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前三。然而,财报发布后,小米也面临产品诉讼和安全争议,包括SU7 Ultra“挖孔机盖”虚假宣传诉讼延期,以及成都事故后车门无法打开引发的安全质疑。11月16日,雷军连续发布多条微博回应争议,同时市场传出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将转岗的消息。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近日因南极之旅引发关注。11月18日,他在社交平台连发10条南极游视频,并在评论区表示视频是四天前制作的。下午,他再次发布视频,宣布新东方将成立青少年探索中心,带领孩子们探索大自然,并计划明年冬天开启针对青少年的南极考察之旅。此前,俞敏洪在11月16日新东方成立32周年纪念日发布内部信,以“冰雪中的坚守”为主题回顾创业历程,但信中多次提及“我”和“南极”,却鲜少提及员工工作压力,引发内部争议。有员工发文调侃,称“今夜,所有xdfer(新东方人)都是南极人”。
苏宁电器集团等38家公司的实质合并重整草案表决期再次延期至12月14日。此前,表决期限已从10月17日延长至11月14日。据苏宁易购公告,截至11月15日,管理人已确认债权金额为6.05亿元。重组草案显示,苏宁系公司面临超2300亿元债务,资产清算价值仅410亿元,普通债权清偿率预计仅约3.5%。为化解危机,重整草案提出“出资人权益调整+破产重整信托”的组合模式,张近东将交出旗下38家公司全部股权,并将其个人资产注入信托计划,以换取债权人暂停追索其个人担保责任。苏宁易购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1.31亿元,同比增加0.29%,归母净利润0.73亿元,同比下滑87.76%。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11月18日举行的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上回应了玫瑰空调的争议。她表示,玫瑰空调是格力的一次创新尝试,旨在将空调打造成艺术品,并已在部分酒店投入使用。去年1月,格力推出高端柜式空调玫瑰空调,定位婚庆家电市场,但自推出以来便争议不断,不少年轻人吐槽其设计过于土气。董明珠多次为玫瑰空调发声,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4年格力品牌家用空调线上零售份额为25.40%,位居行业第一,但市场份额面临波动,向上突破面临挑战。今年前三季度,格力营收为1371.80亿元,同比下降6.50%,净利润为214.61亿元,同比下降2.27%。
娃哈哈2025年销售会议近日在浙江绍兴举行,总经理许思敏代表集团发言,表示过去一年市场环境复杂,但公司实现了5亿元的收入增长。然而,不少经销商对会议感受“冷清”,参会人数较去年明显减少。此次会议未透露娃哈哈2025年的具体经营数据,也未就2026年的销售目标给出指引。2024年,娃哈哈曾透露成功拉齐了十年前的业绩规模,意味着业绩回归700亿元区间。宗馥莉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销售表现可能不及去年,但这是主动调整产品结构的过渡期,公司更看重长期健康发展。9月,宗馥莉曾辞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及总经理职务,但近期已回公司上班,以宏胜饮料集团总裁身份行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