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近期在量子计算领域的动作引起了广泛关注。据科技界消息,这家图形处理单元(GPU)巨头正与量子计算初创公司PsiQuantum进行深入的投资谈判,意在把握量子技术这一未来科技浪潮。
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英伟达正与PsiQuantum就一笔至少7.5亿美元的投资进行高级阶段的磋商。此次融资正值PsiQuantum寻求以高达60亿美元的估值吸引投资者之际,而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贝莱德预计将在这场融资中扮演领投角色。值得注意的是,英伟达的投资意向之前并未被公开。
这一动向与英伟达CEO黄仁勋年初时的谨慎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今年1月,黄仁勋曾表示量子计算技术可能需要长达20年的时间才能走向实用。然而,自那以后,英伟达明显调整了其在这一领域的战略。
今年3月,英伟达在其年度开发者大会上首次举办了“量子日”活动,并宣布在波士顿成立新的量子研究中心。该中心旨在帮助量子计算公司利用英伟达的硬件提升计算能力。PsiQuantum正是黄仁勋在大会期间重点提及的量子初创公司之一。
英伟达还投资了另一家量子计算软件算法开发商SandboxAQ,后者在早前的一轮融资中筹集了超过4.5亿美元。这些举措表明,英伟达正在积极构建其在量子计算领域的布局。
量子计算被誉为下一波技术革命的关键。与传统计算机使用比特(bit)处理信息不同,量子计算机利用量子比特(qubits)编码信息,理论上能够解决传统计算机需要数千年才能处理的问题。这一潜力吸引了包括谷歌和微软在内的科技巨头纷纷投入研究。
PsiQuantum成立于2016年,是致力于开发能够超越传统计算机性能的量子计算机的少数初创公司之一。该公司的目标是开发能够在复杂任务中,如模拟分子相互作用以加速药物发现,展现优越性能的量子计算机。PsiQuantum采用光子方法构建量子比特,并依靠传统半导体制造、封装和低温冷却技术来实现其硬件。
尽管PsiQuantum是该行业资金最雄厚的初创公司之一,但该公司尚未公开展示其可运行的量子系统。量子计算系统构建的最大挑战之一是量子比特的控制难度。业内普遍认为,量子计算机只有在数百万个物理量子比特能够协同工作且不失效的情况下,才能发挥真正的效用。
尽管如此,英伟达对PsiQuantum的投资意向表明,这家科技巨头对量子计算的未来充满信心。随着科技巨头们纷纷押注量子计算,这一领域的发展前景备受瞩目。
英伟达在量子计算领域的积极布局不仅反映了其对这一未来技术的看好,也体现了其在保持技术领先地位上的不懈努力。随着量子计算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成熟,英伟达有望在这一领域取得更多进展。
英伟达在量子计算领域的投入也将为其现有的GPU业务带来新的增长点。随着量子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高性能计算硬件的需求将不断增长,英伟达作为这一领域的领先者,有望在这一趋势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