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商业评论 旗下
洞察商业 启迪未来

美线运价暴涨,“抢出口”热潮下外需板块机遇与挑战并存

   时间:2025-05-19 10:19 来源:华尔街见闻作者:华尔街见闻

随着中美贸易关系的缓和,一项为期90天的关税豁免政策迅速引发了大规模的出口热潮。这股热潮不仅推动了商品出口量的激增,还导致了前往美国的航运运价急剧攀升,特别是美西航线的运价,预计涨幅可能达到一倍。

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美国航线的仓位已接近饱和状态,舱位预订的难度显著增加。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美西航线的运价已经上涨了60%至100%,而美东航线的运价也上涨了超过30%。业内专家预测,进入6月后,美西航线的运价可能会再次翻倍。

这一现象在为航运业及其相关出口板块带来投资机会的同时,也给出口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成本压力。航运业的繁荣景象与出口企业的压力并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航运业的机遇主要体现在美线运价的上涨上。历史数据表明,航运公司的股价与运价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例如,去年因全球航运涨价潮,航运板块股价出现了大幅上涨。当前,由于供需缺口的存在,美线运价上涨的预期依然很高,航运业的投资机会值得密切关注。然而,与去年全球范围内的涨价不同,本轮运价上涨主要集中在美线,主要是由出口热潮推动的。

与此同时,美线运价的上涨也给美国出口链带来了潜在的压力。回顾去年上半年的全球航运涨价,对美出口链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收入端,对于代工等业务,虽然运费主要由海外进口商承担,但航运供给的短缺可能导致公司无法及时出货,而高昂的运价也可能使进口方推迟下单,最终影响公司的收入;二是成本端,对于跨境电商和自主品牌等业务,运费上涨将直接增加其成本压力。

为了规避美线运价上涨带来的压力,有分析机构建议投资者关注对欧洲的出口机遇。一方面,本轮运价上涨主要集中在美线,而欧线的上涨幅度相对较小,成本压力相对可控;另一方面,中欧关系的改善预期以及欧洲市场对海风、逆变器等产品需求的复苏,为中国摩托车、新能源车等在欧洲市场的拓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从出口链行业的表现来看,2025年一季度,汽车、家用电器、机械设备等行业的战略扩张比率显著提升。根据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经营收益增速大于10%的行业中,钢铁、有色金属、电子、机械设备、家用电器、汽车、通信等行业均表现出色,而农林牧渔和建筑材料等行业的经营收益增速也较高。这些行业中,属于出口链的细分行业较多。

同时,出口链、内需链及部分周期行业在2025年一季度的战略扩张也呈现出加速态势。其中,出口链上的汽车、家用电器、轻工制造等行业,内需相关的商贸零售、美容护理等行业,以及周期大类中的煤炭和钢铁等行业,均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