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于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举办的一场专题论坛上,智元机器人以其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最新进展吸引了广泛关注。这家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企业,于7月27日在其“智启具身论坛”上,正式推出了两项重要成果。
智元机器人的合伙人、具身业务部总裁姚卯青,在论坛的主旨演讲中分享了公司的两大突破。首先,智元发布了名为“Genie Envisioner”的平台,这是行业内首个专为真实世界双臂机器人设计的世界模型开源平台。其次,姚卯青还宣布,精灵系列的下一代机器人——精灵G2,预计在今年第三季度面世。这款机器人在运动精度和场景适应性上将实现显著提升,并具备原生的数据采集能力,这将进一步拓展具身智能的应用领域。
论坛结束后,姚卯青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其中包括蓝鲸科技。在采访中,他不仅继续探讨了具身智能的技术进步,还首次回应了近期行业内两大备受瞩目的事件。一是智元中标了中国移动价值7800万元的人形机器人订单,二是公司推出了看似“跨界”的四足机器狗“智元D1 Ultra”。
中标中国移动的订单,无疑为智元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道路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该订单涉及的是为中国移动定制的双足人形机器人,主要用于运营商门店和营业厅的接待讲解等交互任务。姚卯青表示,这只是服务接待与导览场景的起点,未来在酒店、银行等服务业领域,人形机器人同样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他还透露了智元的战略布局:先以B端规模化应用验证技术可靠性,逐步向零售服务业拓展,最终目标是进入家庭市场。
然而,随着订单的增多,智元也面临着交付压力。姚卯青坦言,当前上游供应链,如智身机构、关节、减速器等部件的产能和一致性,是重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智元正积极与供应商合作,共同成长,并计划在今年进入“集中商业交付阶段”,出货量达到数千台。
除了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深耕细作,智元还推出了首款四足机器人“智元D1 Ultra”。这一举动迅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姚卯青解释称,四足机器人是智元“灵犀”产品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稳定性好、成本可控,已在个人陪伴、海外巡逻、家庭看护等多种场景中展现出独特价值。他强调,尽管市场上已有先行者,但智元目前并未涉足特种行业领域。
姚卯青还分享了智元推出四足机器人的战略考量。他表示,推出更多机器人产品和探索行业应用,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市场对智能化的需求,获取更多数据和反馈,从而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提供指引。四足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的供应链存在复用性,四足产品的规模化应用有助于关键零部件的降本增效,提升整体质量规范与一致性。
尽管四足机器人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期,且竞争日益激烈,但姚卯青表示,智元推出四足机器人并非为了“内卷”。他认为,尽管四足行业的门槛相对较低,但智元有信心通过技术创新和供应链优化,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