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探测器于2024年6月2日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东北部,这一壮举标志着人类首次从月球背面采集并带回样本。此次任务共获取了1935.3克珍贵的月球物质,为后续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团队,对嫦娥六号传回的图像数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他们结合降落相机拍摄的图像序列和全景相机获取的立体图像,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地形数据集,其分辨率达到了毫米至厘米级别。
嫦娥六号着陆点位于一个直径约51米的C1环形坑西南边缘,该区域的地质背景为月海玄武岩。通过与嫦娥四号和嫦娥五号着陆区的地质特征进行对比,科研人员发现,嫦娥六号着陆区的地质参数介于两者之间,这表明其暴露于空间环境的时间也大致相当。这一发现与相关区域的地质年龄数据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