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商业评论 旗下
洞察商业 启迪未来

鸣鸣很忙冲刺港股,量贩零食巨头如何在万店规模下寻找新增长点?

   时间:2025-05-10 16:46 来源:华尔街见闻作者:华尔街见闻

在零食量贩领域,两大巨头正稳步迈向资本市场的舞台。近日,行业领头羊之一的鸣鸣很忙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这一举动预示着其将与已在A股上市的万辰集团(300972.SZ)共同构建起零食量贩的双雄格局。

鸣鸣很忙近年来的业绩增长势头强劲。从2022年至2024年,其营收从42.8亿元飙升至393.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03.0%。截至2024年底,鸣鸣很忙已拥有1.44万家门店,会员用户突破1.2亿,全年GMV超过555亿元。凭借这一规模,鸣鸣很忙在休闲食品饮料市场的份额已超过沃尔玛,达到1.5%。

然而,随着门店数量的不断增加,鸣鸣很忙也面临着边际效益递减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公司选择了通过资本整合的方式进一步壮大实力。2023年11月,成立6年的“零食很忙”与运营4年的“赵一鸣零食”宣布合并,这一举措被视为是为了共同抵御市场竞争压力。

在此之前,万辰集团已通过收购多个量贩零食品牌,如好想来、来优品等,并将其整合为好想来品牌,从而大幅提升了采购议价能力和品牌曝光频次。面对这样的竞争对手,鸣鸣很忙与赵一鸣零食的合并无疑为双方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合并后的鸣鸣很忙在2024年实现了门店数量的翻倍增长,达到了1.44万家。

规模化的发展为鸣鸣很忙带来了更强的议价能力,同时单店的经营效率也得到了提升。2024年,鸣鸣很忙的单店日均单量由388提升至452,日销更是超过了1.5万元。在广发证券分析师符蓉看来,连锁加盟模式在当前的“资产荒”背景下,零食量贩的花期比预期更长。

然而,零食量贩店仍然是一门薄利生意。近年来,鸣鸣很忙的毛利率稳定在7.5%-7.6%之间,净利润率则从1.7%提升至2.1%。为了维持低价策略并保持盈利,鸣鸣很忙在运营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公司需要通过高周转来降低单位运营成本,这考验着其选址、选品以及对供应链的全流程把控能力。

为了提供新鲜感与差异化体验,鸣鸣很忙保持着较高的上新频率,并根据销量反馈快速汰换滞销品。同时,公司还与上游厂商合作进行产品定制,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在供应链后端,鸣鸣很忙打造了中国休闲食品饮料专卖店中最大的数字化团队,通过远程巡店系统赋能经销商经营,从而实现了高效的库存周转。

随着两大头部品牌鸣鸣很忙和万辰集团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量贩零食领域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两大品牌形成了“南北相望”的格局,万辰在东北和华东市场占据优势,而鸣鸣很忙则在华中、华南和西南市场表现突出。截至2024年底,万辰集团全国门店数量达到14196家,鸣鸣系门店总数则达到14394家。

尽管竞争激烈,但双方的竞争烈度在近期有所缓解。中邮证券分析师蔡雪昱预估,今年一季度万辰集团新开店数量较上年同期明显放缓,对门店的补贴力度也有所收缩。这可能是由于门店扩张的边际效益正在递减,下一阶段的竞争将更加注重稳现金流、保单店店效以及维持高周转。

为了寻求更高的盈利能力,鸣鸣很忙开始探索“超市化”的发展路径。今年2月,公司推出了3.0店型,并正式推出“赵一鸣省钱超市”,新增了百货日化、烘焙、冻品等品类。这一举措旨在打破行业同质化的困境,提升消费频次及客单价。

然而,“超市化”的探索仍处于初期阶段。鸣鸣很忙的SKU总数虽然超过了3000个,但自有商品占总商品量的比重仍然较少。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规模及品类的扩张将进一步放大管理难度。因此,鸣鸣很忙在追求规模扩张的同时,也需要注重提升供应链的管理效率。

此次上市无疑为鸣鸣很忙在下半场竞争中补充了弹药。随着资本市场的助力,鸣鸣很忙有望在未来的发展中实现更快的增长和更高的盈利能力。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