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商业评论 旗下
洞察商业 启迪未来

吉利“集结”极氪,李书福能否赌赢新能源未来?

   时间:2025-05-16 19:47 来源:华尔街见闻作者:华尔街见闻

吉利汽车近期的一系列动作,标志着其正加速战略整合,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5月15日,吉利汽车在一季度业绩会上,详细阐述了战略整合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吉利汽车控股行政总裁桂生悦在业绩会上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吉利汽车必须改变过去品牌分散、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现状,通过深度整合,凝聚公司资源,形成合力,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就在一周前,吉利汽车向旗下电动汽车品牌极氪提交了非约束性报价函,建议将其私有化。这一举动距离极氪在纽交所上市尚不足一年。极氪作为吉利仰攻新能源市场的排头兵,其动向一直备受关注。此次整合,不仅体现了吉利面对市场变局的主动调整,也显示了其在地缘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下,依然坚定推进战略转型的决心。

吉利汽车从“多生孩子好打架”到“一个吉利”的转变,是李书福面对汽车市场变革作出的重要决策。过去八年间,李书福通过资本运作和内部孵化,构建了庞大的吉利资本帝国。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吉利需要更加聚焦和协同,以提升整体竞争力。

此次私有化极氪,是吉利战略整合的关键一步。桂生悦在业绩会上解释了极氪回归吉利的必要性。他指出,由于吉利汽车和极氪是两家独立的上市公司,内部整合流程复杂,效率低下,沟通成本高。两家公司不同的激励机制也可能导致团队在实际业务运营中为各自公司争取利益倾斜,影响整体整合效果。因此,通过私有化极氪,吉利可以从根源上提高企业竞争力。

极氪回归吉利的流程已经启动。吉利汽车发出非约束性报价函后,极氪董事会成立了特别委员会,负责评估私有化提案并谈判合并条件。双方经过谈判达成共识后,将签订合约。随后,极氪将召开股东大会,吉利汽车作为大股东具有投票权。如果一切顺利,吉利汽车也将向其股东发出通函,并召开股东大会,最终完成极氪私有化。

极氪的回归,不仅有助于吉利提升资源整合效率,还能降低运营成本。业内人士指出,极氪在美股上市期间,市值未能达到融资预期,且长期处于低位,影响了其融资空间。因此,将极氪私有化并回归吉利体系,长期来看对吉利是有利的。

事实上,吉利汽车的整合战略并非一时兴起。早在2014年,吉利就曾将帝豪、全球鹰和英伦三个子品牌整合回吉利品牌,喊出“一个吉利”的口号。这一举措拉开了吉利从增长到低迷再到新一轮增长的周期。如今,吉利再次提出“回归一个吉利”,虽然表达方式相同,但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和行业压力已全然不同。

在智能电动车市场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吉利需要不遗余力地寻找压缩成本的路径,以提升价格竞争力。与比亚迪相比,吉利系品牌在利润空间上稍显逊色,这与吉利过往的发展模式和内部组织架构的分散有一定关系。因此,吉利需要通过整合和聚焦战略,顺应竞争格局的变化,提升整体竞争力。

自去年9月发布《台州宣言》以来,吉利控股旗下公司已经开始轰轰烈烈的整合运动。在品牌端,极氪吸纳了领克,吉利整合了雷达、几何和LEVC并入吉利银河;在研发端,各品牌对应的研发队伍也整合至吉利研究院;在电池方面,吉利也宣布将逐步形成独立的供应链公司。这些举措都旨在提升系统运转效率、降低内部成本、提升吉利整体的价格力。

随着极氪回归吉利,吉利乘用车板块将形成四大品牌:极氪定位为全球豪华科技品牌,领克定位为全球新能源高端品牌,吉利银河和中国星定位为全球主流品牌。四大品牌将强化品牌差异化,形成各自的生态圈,并在每个细分市场打造爆款、明星产品。

此次整合不仅涉及品牌和研发端,还将涉及公司和组织架构层面的进一步调整。在完成合并极氪后,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的权责范围将扩大至吉利所有自有汽车品牌;吉利控股集团副董事长李东辉将负责董事局日常工作管理和集团投融资管理;老将安聪慧将接替李东辉担任吉利控股集团CEO,全面负责吉利控股集团的运营管理;桂生悦仍担任吉利汽车控股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这些高层调整将推动吉利从上至下的变革,助力吉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