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清洁能源与量子计算前沿的征途中,一种地球上稀缺但在月球上却相对充裕的气体——氦-3,正逐渐显现出其关键角色。总部位于美国西雅图的一家私营公司Interlune,近期在氦-3的提取技术上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并成功签署了两份销售合同,为月球资源的开发利用开辟了新篇章。
氦-3,作为一种非放射性的氦同位素,在地球上的自然存量极为有限,主要作为核反应的副产物出现。然而,月球表面的独特环境,尤其是缺乏磁场保护导致的太阳风持续轰击,使得月壤中积累了大量的氦-3。这一发现为Interlune公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为了有效提取月壤中的氦-3,Interlune公司与工业挖掘设备巨头Vermeer携手,共同研发了一款月球土壤挖掘机原型。这款设备能够深入月壤三米,这一深度被认为是氦-3富集的关键区域。据透露,该挖掘机每小时可处理100公吨月壤,通过一种专为月球环境定制的气态化学工艺,实现氦-3的高效分离。
值得注意的是,Interlune公司的策略是在月球上直接进行氦-3的提取与浓缩,而非将月壤运回地球。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显著提升了操作的可行性,还大大降低了成本。仅提取后的氦-3会被运回地球,供进一步应用。
Maybell Quantum公司的首席执行官Corban Tillemann-Dick对此表示:“氦-3的轻量化和高价值,使得从月球提取比地球上专门建造反应堆生产更为经济。”他进一步指出,氦-3在核聚变反应堆中的应用潜力巨大,其聚变反应不会产生放射性废物,相比传统的氘或氚方法更为安全环保。
氦-3在量子计算领域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实现超低温环境的必需品,这对于量子计算机在工业和研究中的实际应用至关重要。Tillemann-Dick强调:“氦-3将引领计算领域的深刻变革。随着全球量子计算机数量的快速增长,它们对低温运行环境的需求日益迫切,而氦-3驱动的稀释制冷技术正是解决之道。”
Interlune公司的氦-3开采计划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新月计划”预计于2025年底启动,将向月球南极发射一台高光谱相机,以远程识别氦-3储量潜力最高的区域。第二阶段“探月计划”将派遣着陆器前往选定地点,进行实地测量,并展示早期提取技术,验证气体浓度和提取方法的可行性。最终阶段“丰收计划”则预计在2029年完成,届时将在月球上全面展示氦-3的提取过程,并将提取的氦-3运回地球,履行公司的销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