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台币汇率在短短两日内急剧攀升6.5%,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动给中国台湾地区的寿险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尤其是那些持有数千亿美元美国国债的大型寿险公司。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中国台湾的金融监管机构迅速行动,紧急召集相关寿险公司进行会谈。
据5日的媒体报道,中国台湾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已经向业内几家规模最大的寿险公司发出了通知,要求它们就新台币快速升值对本公司运营的具体影响进行深入探讨。这些寿险公司在亚洲持有大量美国债务,是新台币升值风波中的关键角色。目前,它们正急于应对美元敞口对冲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一场潜在的金融风暴似乎正在悄然逼近。其中,货币错配问题尤为突出,其规模之大如同一颗定时炸弹,随着美元的持续贬值而愈发危险。
尽管监管机构在干预汇市方面面临诸多限制,但中国台湾“中央银行”行长杨金龙在近日举行的货币政策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如果汇率波动影响到市场稳定,央行将果断介入。事实上,在最近两个交易日中,央行已经进场进行了调节,并对疑似投机炒汇行为发出了警告。杨金龙还指出,新台币升值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市场评论人员的影响,近期汇率波动显得过度。
在周一的交易中,中国台湾市场经历了剧烈震荡,新台币单日飙升5%,创下了四十多年来的最大涨幅。这一波升值潮部分源于出口商急于抛售美元,以及市场对新台币进一步升值的强烈预期。与此同时,寿险巨头们纷纷急于对冲美元敞口,这一行为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动荡。
截至今年1月,中国台湾的外汇储备高达1.7万亿美元,相当于其GDP的200%以上,是台湾债券市场规模的五倍之多。在这庞大的外汇储备中,寿险公司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据统计,约有1万亿美元的资金掌握在私人手中,其中7000亿美元被投入到了保险投资组合中。新台币的升值意味着这些资金面临着潜在的损失和现金流压力。据美国银行估计,截至去年年底,中国台湾寿险公司对其持有的资产仅进行了约65%的对冲,这一比例接近历史低位。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高级研究员Brad Setser在社交媒体上指出,这种缺乏对冲的风险已经积累了多年。中国台湾的金融业长期以来一直看涨美元,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减轻风险。然而,随着新台币的持续升值,这种策略正面临严峻考验。
西太平洋银行的金融市场策略主管Martin Whetton表示,在过去几年美元升值的过程中,寿险公司受益于收益率提升、利差收窄以及美元的资本利得。然而,新台币的飙升将损害这些公司近期购买的外汇相关产品的回报。如果它们尚未采取对冲措施,那么现在将不得不重新考虑这一策略。
中国台湾的保险公司多年来一直在应对这种风险。由于它们持有的大多是期限极长、结构复杂的美元计价债券,因此美国利率的变动对中国台湾金融系统的影响尤为显著。当美国利率上升时,寿险公司往往会遭受巨额的账面亏损。
为了维持稳定,中国台湾的“中央银行”长期以来一直通过提供掉期交易来帮助寿险公司对冲风险。然而,在当前形势下,贸易摩擦不仅推高了美债收益率,还给中国台湾的“中央银行”在干预汇市时带来了更多的外部压力和制约。这也导致其难以像过去那样大规模地干预汇市,成为上周五新台币暴涨的关键因素之一。
据报道,寿险公司已被要求评估外汇走势的影响,并探讨可以采取的应对外汇风险的措施。在未来几天内,可能会有更多的保险公司被邀请参加相关会议,共同商讨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