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界的波澜不惊中,宇树科技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震撼登场,其最新发布的人形机器人R1,以3.99万元人民币的亲民价格,瞬间点燃了市场的热情。这款能够翻跟头、打拳并理解人类指令的“钢铁伴侣”,让众多科技爱好者眼前一亮,也让业界老将如帮主郑重这样的人物,也不禁为之动容。
回顾年初,宇树科技的G1机器人定价9.9万元时,已让市场为之震惊。而今,R1的问世,不仅性能毫不逊色——25公斤的轻盈身躯、26个灵活关节、语音图像双模态集成,动作流畅自如,甚至能完成扫堂腿、倒立等高难度动作,价格更是直接腰斩至不到四万元,比许多高端电动车还要亲民。
宇树科技的这一系列动作,显然不仅仅是技术迭代的体现,更是其市场策略的一次大胆尝试。宇树创始人王兴兴提出的“先运动再干活”理念,不仅指引着产品的技术路线,更成为了其市场布局的核心。通过提供极致性价比的运动能力,宇树科技意图打开家庭、教育、轻量服务等领域的蓝海市场,让机器人从实验室中的“观赏品”转变为大众触手可及的工具。
与此同时,宇树科技还宣布了IPO冲刺的计划,中信证券已入场辅导,最快将于十月提交上市申请,目标直指科创板。R1的发布,无疑为资本市场讲述了一个“量价齐飞”的精彩故事。去年,宇树科技的机器狗产品已售出2.37万台,全球市场份额接近70%,人形机器人的交付量也创下了1500台的全球纪录。如今,价格的大幅下调,无疑为订单规模的进一步扩张打开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在商业化的道路上,宇树科技同样展现出了惊人的速度。短短半年内,宇树已斩获多笔大单,包括中国移动的人形机器人代工项目、同济大学训练平台及中国科技馆的科普项目等,工业机器人订单更是同比暴增220%,全年合同额突破12亿元。其中,明星产品G1机器狗贡献了六成的营收。这些订单不仅彰显了宇树科技在B端市场的强大实力,更透露出其“两条腿走路”的战略布局——一方面通过R1打开C端市场,另一方面则依靠G1和行业解决方案在B端持续盈利。
然而,热闹之下,帮主郑重也提醒投资者需警惕三大风险。首先,技术转化效率是关键。虽然R1的运动能力令人印象深刻,但能否从“翻跟头”的炫技转变为“端茶送文件”的实用功能,将决定市场的耐心和接受度。其次,盈利平衡术同样重要。尽管宇树科技已连续五年盈利,但低价冲量可能挤压利润,需警惕规模不经济的风险。最后,政策变量也不容忽视。随着各地低空经济、AI伦理等新规的频出,谁能在合规的道路上跑得更远,谁才能在这场科技革命中吃到最大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