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市场密切关注关税缓和的最新动态,经济学家们正翘首以待即将发布的美国4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报告,该报告将于北京时间周二晚间20:30由美国劳工统计局揭晓。这份报告或许能初步揭示关税对美国消费者价格的潜在影响,尽管有观点认为,真正的关税冲击可能要到六月和七月才会全面显现。
根据彭博社对经济学家的调查预测,美国4月CPI环比预计将增长0.3%,扭转了前一个月的下降趋势(-0.1%)。同时,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也预计环比上涨0.3%,高于3月的0.1%涨幅。同比来看,4月CPI和核心CPI均预计维持在2.4%的水平。
关于关税对CPI的具体影响,市场意见不一。德意志银行认为,4月可能还太早看到关税价格上涨的明显迹象,建议投资者关注进口密集型商品如服装、家居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价格动态。食品价格同样被视为观察关税影响的另一个窗口,历史上关税生效后的两个月内,消费者价格开始上涨。
高盛则在其预测中强调了四大关键因素对4月CPI的影响,包括关税效应、汽车价格、健康保险以及能源和食品价格。高盛预计关税将对特定商品类别产生上行压力,如服装、家具、教育和通讯,但对整体核心通胀的贡献相对较小。同时,二手车价格下跌和新车价格上涨,以及汽车保险费用的显著上升,也将对CPI产生影响。
在健康保险方面,高盛预计4月CPI报告将纳入半年度更新数据,这可能导致未来六个月健康保险通胀为负。汽油价格持平和租金价格走软也被视为影响整体CPI和核心CPI的重要因素。
除了关税,当前通胀格局还受到多重复杂因素的影响。Nationwide的经济学家指出,汽油价格稳定将提振整体CPI,而租金价格下跌则有助于提升核心CPI。BMO资本市场经济学家则强调了二手车价格对核心CPI的潜在提振作用。
市场分析师Sharif认为,关税导致的价格上涨主要集中在六月和七月,这将是一个“夏天的故事”。他警告说,如果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维持在30%的水平,核心CPI同比涨幅可能达到3.5%的峰值,这对美联储的政策路径构成直接挑战。
美联储官员已明确表示,在关税引发的通胀达到顶峰之前,他们不会考虑降息。Sharif认为,官员们或许能在8月份之前察觉到商品通胀的降温,但必须警惕通胀向服务业的蔓延,这可能对整体通胀指标产生持久影响。
高盛分析师Ronnie Walker预测,关税的影响将开始体现在本周的CPI数据中,对核心CPI带来约6个基点的上行压力,特别是电子消费品和服装等商品的价格。然而,市场对CPI数据的解读可能存在不对称性,如果通胀数据表现平稳,市场可能会认为关税的影响低于预期或尚未完全显现。
Karen Fishman则指出,政策的变化可能已经改变了市场对数据的解读方式。过去,市场可能更倾向于低估宏观数据中的上行意外,而现在,市场可能更倾向于低估下行意外。这种变化可能意味着,即使CPI数据出现意外,市场对关税和通胀的反应也可能变得相对温和。
在经济学家们密切关注CPI数据的同时,投资者也在评估关税缓和的最新进展对市场的潜在影响。尽管市场对关税缓和持乐观态度,但关税对消费者价格的实际影响仍是一个未知数。
随着更多数据的发布和政策的调整,市场将继续寻找关于关税和通胀影响的更多线索。对于投资者而言,保持警惕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至关重要。